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底色·本色·亮色 绘就皖西学院红色育人特色
2025-01-26 09:54:00
皖西学院
  皖西学院始终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文化传承好”作为不容推卸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通过文化融入、活动引领、课题研究等形式大力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红色基因传承呈现出积淀深厚、体系完备、成果丰硕的显著特点,将植根于皖西肥沃土壤打造起来的皖西学院红色文化育人特色彰显出来。
多维嵌入筑底色
  嵌入办学指导思想。学校2000年升本后将“弘扬皖西红色文化”写入办学指导思想;2006年接受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过程中,着力将“弘扬皖西红色文化,化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为教育资源”凝练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在2014年开启的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将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列为八项主要建设任务之一。2016年、2022年编制的学校发展规划中,“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写入“十三五”“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
  嵌入育人制度体系。通过目标引领、平台搭建、机制保障、多方协同,构建“文化育人”工作体系。2019年结合安徽省“三全育人”试点校建设,在前期建设基础上,学校提出红色文化育人“168”工程,将“传承红色文化,服务绿色振兴,聚力三全育人”确定为红色文化育人工程的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设计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材、平台、作品、校园和活动的“六个融入”建设思路,规划了建设“一批精品课程、一批校本教材、一个省级研究平台、一个红色展厅、一片红色园地、一套红色文化标识系统、一部红色舞台剧和一系列红色实践活动”的八个教育载体。2024年12月提出了红色文化“五个一”,即“红色文化研究创作、红色文化教育教学、红色文化传承赓续、红色文化品牌创建、红色文化校园建设”。
  嵌入红色育人高地。学校依托党建、团建,搭建红色文化教育组织建设平台;依托学生社团,搭建红色文化教育自我成长平台;依托全媒体,搭建红色文化网络信息平台;依托红色宣讲,搭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服务平台和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交流平台。对皖西地区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先后与六安市的各县区共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50余个。
多向融入显本色
  融入系统培训。依托学习、专家宣讲等形式,讲好红色文化党课,用自身的红色精神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学校开设《皖西革命文学》《安徽民歌鉴赏》《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红色经典诵读》等46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文化“金课”,《红军长征史》选修课成为“香饽饽”。
  融入日常管理。建设“红脉传承”“红色文化”等辅导员工作室,《红色文化育人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入选教育部2024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红色文化育人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在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暨“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项目验收中获评“优秀”。
  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一院一品”特色活动,开展“网络思政文化节”“红色文化我来说”“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红色经典故事演讲比赛”“红色民间故事采集”“皖西红色景区解说词大赛”等特色活动600多场,将红色文化与富有时代特点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举办3届易班(网络思政)文化节,征集红色视频、网文、思想教育案例1000多个。开设“传承红色基因——辅导员说”“红色文化我来说”等专题;统筹加强“红色皖西”、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团校、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建设,打造校园网络名站名栏。
多面打造添亮色
  打造红色作品。2020年以来,皖西学院教师围绕皖西文化、大别山革命文化等红色文化进行研究,共立项各类课题142项,发表论文104篇、出版或在编专著11部。立项建设省级研究平台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中心(大别山革命文化研究、大别山革命文学与艺术研究和大别山精神育人研究),近三年共立项17项。《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皖西红色统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获全省统战理论成果一等奖。通过研究馆藏史料、采访老党员老红军等方式,深入挖掘先辈们的红色故事,编写《皖西红色历史视域中廉政建设研究》《皖西红色旅游活史料的挖掘》《红色文化与大别山精神》《皖西红色文化概论》等30余部校本教材。
  打造育人品牌。线上线下“皖西红色文化育人展厅”以图文声光等多媒介形式,展示皖西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和育人成果,展厅接待校内外团体近千批次,累计参观人数达35000人次。“红色基因”铸就龙舟文化传承的精神品格。学校依托“安徽省龙舟运动协会”“皖西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和实践基地开展了系列龙舟文化研究工作。“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是皖西学院立足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的思政教育品牌,构建“高校+中小学+社区+企业”等多层级覆盖的教育活动体系。到学校、厂矿、企业等地深入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情讲述“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红色经典故事。形成了特色宣讲品牌,受到团中央表彰。
  打造立体矩阵。学校利用媒体融合优势,建立红色文化宣传平台,开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校级账号,发布深度报道30余篇,将学校“红色文化育人”特色做法推上平台,品牌影响力提升。校园广播开设“红色故事会”栏目,讲述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皖西学院报》《皖西学院学报》开设红色文化专栏;宣传栏采用图片、文字等多种表现形式宣传展示。定期更新皖西学院红色文化专题网站;建好皖西学院“三微一网一报一站N栏”,开设“红色”专题。(文图/孙晓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Baidu
map